高温车间里的锻造之路由南京力泰带您走
七月的南京,暑气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,将整座城市裹进蒸笼。但在南京力泰科技的锻造车间里,比气温更灼人的是熔炉里翻滚的钢水 —— 橙红色的金属洪流裹挟着 1200℃的热浪,在自动化轨道上奔腾向前。
十年前,这样的高温曾是车间里挥之不去的梦魇。老师傅们裹着三层隔热服,额头上的汗珠刚渗出就被烤成白雾,每小时要喝掉五斤盐水才能扛住脱水。那时一条螺栓生产线需要八个工人轮班值守,高温天里中暑是常有的事,生产效率也跟着打折扣。
如今走进车间,景象已全然不同。六台机械臂在高温区灵活穿梭,夹具精准夹住烧红的钢坯,转瞬间完成锻压、塑形、冷却的整套流程。监控屏上跳动着实时数据:每小时产出量,合格率等,这组数字在十年前需要三倍人力才能勉强达到。
“现在工人都在空调房里盯屏幕。” 车间主任指着中控室说。三名技术员正通过数字孪生系统监控生产全流程,手指轻点屏幕就能调整锻造参数。当系统检测到某台设备温度异常时,会自动触发冷却程序,同时在操作界面弹出预警提示,整个过程无需人员靠近高温区。
自动化改造带来的不仅是舒适度的提升。过去人工锻造时,螺栓的尺寸误差常超过 0.3 毫米,而现在精密锻压机配合激光测量仪,能将误差控制在 0.05 毫米内。更重要的是,连续生产能力从每天 16 小时延长到 24 小时,单日产能提升 52% 的同时,能源消耗反而下降了 18%。
正午时分,熔炉旁的温度计指向 58℃,但这已经无法影响生产节奏。机械臂仍在不知疲倦地作业,通红的螺栓螺母经冷水喷淋后泛出青灰色光泽,顺着传送带涌向质检区。在南京力泰科技的车间里,高温依旧是夏日的注脚,却不再是制约生产的瓶颈 —— 智能装备正在用钢铁意志,对抗着自然的温度极限。